RX-78NT-1高达NT-1
该机是作为地球联邦军“G4计划”中的宇宙用高达而被开发(由于其机身的“▼4”标志而被误认为是高达四号机。实际上监督访谈中说过“真的要说应该是9号机”)。机体代号“Alex”,是“Armored Layers EXperimental(装甲层积试验)”之意。
在一年战争末期,由于阿姆罗·雷少尉驾驶RX-78-2高达创造了辉煌的战果,使得“RX-78系列”计划本部在向联邦军参谋本部汇报时,引起了参谋本部联席会议对NT及开发NT专用机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该机的开发早在0079年8月就开始了(比高达二号机参加实战的时间还早),地点是北美奥古斯塔研究所。而随后由于高达二号机和机师阿姆罗的惊异表现,使得联邦对NT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上来了,于是联邦军以V作战技术团队为基础,编成G4部队,专门负责该型MS的开发工作,决定以“RX-78系列”的机体为基础,迅速开发或改修出NT专用机,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NT驾驶员的能力。
负责开发NT-1的奥古斯塔基地长期从事对士兵心理及精神相关问题的研究,更有意思的是当地的研究人员还发表过有关NT理论的论文。由于正赶上开发NT用MS的热潮,联邦决定,利用奥古斯塔基地在NT相关研究上的“领先”地位,将该基地开发中的新型高达以NT用MS为目标。联邦军当时已经意识到,NT真正的特点就是他们超灵敏的反应能力,也因此在得到了高达二号机的实战数据后,技术人员针对机体的机动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进,预备完成后交由阿姆罗参与星一号作战。
虽然从外观来看,NT-1还是带有很浓郁的“RX-78”系列的外貌,但其实内部构造与RX-78有着巨大的差别。NT-1在驱动系统方面进行了当时最为先进的磁气覆膜处理,并且与RX-78-2在后期采用的临时处理不同,NT-1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完全的处理,使之获得了近乎RX-78-2三倍的反应速度,进行AMBAC机动时,180度姿势变换仅需0.8秒。但这种反应速度一般人是根本无法适应的,测试机师的克里斯蒂娜·麦肯吉中尉只能发挥该机设计反应速度的30%而已,被问及驾驶感受时第一句回答的就是“太快了……这样的反应速度能够在实战中运用么?”随即开发人员便说,“能够操纵这个的是一种怪物吧”……
参考原先的RX-78系列的设计,NT-1周身同样设置了多部核融合炉,其中作为主发电机的两台位于背部,依靠胸部的复合式通风系统进行散热,但由于此系统对RX-78的空冷系统进行了改良,吸/排气口首次采用的双重复合式构造大大提升了冷却效率,从而使主发电机的稼动率与安定性较RX-78有了大幅提升(到了80年代初,此构造开始大量应用于量产机之上),机体出力部分也得以充分强化,提高至RX-78-2的1.3倍,出力达到1420KW。
为了强化机动性,NT-1全身装备了超出RX-78近一倍的姿势控制喷嘴,总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9个,使机体获得了现存机无法比拟的机动性,也使得本机的操作难度变的相当恐怖,此前的RGM-79GS吉姆指挥官(宇宙仕样)也只用了14个喷口。
机体背部的主推进器也进行了大型化处理,但最值得注意的还是其小腿部装备大型推进系统的设计。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开发的MS在小腿部一般都采用了类似人类“腿肚子”般突出的形状,这其实是当初设计之时认为此部分极易出现金属疲劳之故,而金属疲劳易导致机体破损,因此在小腿部设置推进器一直被认为是十分危险的。可RX-78的反馈数据表明,事实上此部分的金属疲劳要远低于当初的预计值,根据这一情况,NT-1尝试在小腿部加装大容量的燃料箱,并参照吉翁军MS-06R高机动型扎古系机体,将小腿部分改装为大功率推进器,从而使机体的总推力由原先的55500KG一跃提升至174000KG。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此设计只因是NT-1增加装甲计划而提出的试验性方案,普通机体被认为并不需要如此改造,因此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联邦制MS并没有采用此设计(80年代初期实行的“高达开发计划”中开发的RX-78GP01-Fb为了增强机动性亦试验性地采用了此设计)。
由于NT-1进行了“装甲积层试验”,原先使用一体成型装甲的部位大都变更为多块装甲板积层构造形式,此构造不但使各个关节的可动范围得以扩大,也大大简化了实战中装甲中弹后的更换和修补工作。虽然有人提出此举将使关节部的防护范围缩小,但NT-1关节零件的多层化设计则完全解决了这一担忧。事实上,此方案所带来的好处绝非仅限于此,其最大的优点莫过于使NT-1在构造上的模块化程度较RX-78得以大幅强化,装甲部件互换性的提高使其获得了RX-78无法比拟的生产性。
在NT-1的操纵系统之中,辅助驾驶系统亦考虑到NT机师的特性而进行了升级。阿姆罗所驾驶的RX-78-2曾经出现过因机师的操作超过系统负荷而使机体活动停止的状况,但NT-1则完全无须为此担心,由三部高性能运算器所组成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构成了远远超越原RX-78系列搭载的学习型电脑的强大辅助驾驶系统(原先的学习型电脑的正式名称为ICN System,而由于NT-1所搭载的是新系统的缘故,因此在名称前添加了代表“新型”的“New”,被称之为NICN System ,在G-3高达进行磁气覆膜处理时也试验性地搭载了此系统)。
而NT-1驾驶舱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首次运用于MS之上的“全周天荧幕”及线性座椅设计,此设计使驾驶舱中的显示屏变为了360度无死角的全周天型银幕,给了驾驶员一个几乎无限的视野,使得身在其中的驾驶者能够以与MS相同的视点来观察机体周围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了机体的操纵性能,而线性座椅则是一种新型的冲击缓冲装置,能够大幅降低驾驶者的疲劳度。此系统由魁北克工学研究院的工程师根据奥古斯塔基地的研究人员所提出“NT对于空间具有极佳洞察力”的结论而设计完成,而事实上,该系统也同样能够有效减轻普通机师的操纵负担,因而在格利普斯战争时期的第二世代MS中,含有全周天荧幕及线性座椅的驾驶舱便成为了机体的一项标准配备。
由于装备线性座椅的驾驶舱亦具备逃生舱的功能,因此在采用此设计的同时,作为RX-78系列标准装备的核心战机系统被废除,虽然此举大幅降低了机体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无法回收昂贵的学习型电脑是该设计的一大弱点。
NT-1的头部与其他RX-78系列相同,是一个由光学仪器、传感器以及其他各类设备组成的高度集合体。作为取景器的光学仪器采用了传统的“双眼”结构,而由于使用了全周天型屏幕的关系,因此其中还新增加了空中扫描用设备。由于技术的进步,NT-1头部的各种辅助设备与传感器的体积较原RX-78系大为缩小,由此创造的剩余空间则得以加装新设计的辅助系统,此类辅助系统主要用来进行各类数据收集、稼动软件检验等工作,并将得到的结果直接反馈在驾驶屏幕之上,帮助驾驶者进行各种推算,使索敌、瞄准等工作更加简易而有效。
NT-1除了原RX-78系机体所装备的头部60mm巴尔干炮、光束剑和作为携带武器的光束步枪之外,还装备了新增的固定武器,这是考虑到实战中可能会出现因机体所携武器消耗、损坏而导致战斗力下降的情况而采取的补强方案。
新增加的固定武装参考了吉翁系MS的武装风格,是由三管90mm口径炮口组成的旋转式机关炮,平时收纳于腕部装甲之中,使用时向外伸出、发射,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因为此构造的缘故,此装备也有隐藏式加特林炮的称呼)。而此固定武器增加方案得以实现,亦得益于关节驱动用马达小型化的成功,关节稼动部件的缩小使机体内部有了用以收纳武器的充足空间。不过同样由于内藏式构造的关系,此武装的整备与维护变得十分困难,加之成本方面的问题,此设计并没有被应用于此后的量产机之上。而同时也有人认为,虽然90mm的口径使得此武装的破坏力较头部火神炮有所增强,但就其后坐力、载弹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其设计决非明智之举(这一点在吉翁古夫系的MS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在联邦军引以为傲的MS用光束武器方面,自然也为NT-1准备了全新的型号。首先是射击武器,NT-1可以选用两种不同的光束步枪,它们分别是通常型光束步枪与大型光束步枪。通常型除了握柄处的外型略有改变之外,其他部分与RX-78-2装备的BAUVA·XBR-M-79-07G型光束步枪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大型光束步枪则被赋予了全新的型式编号Bauva·Norfolk XBR-L Type-3型。此武装为博瓦公司与诺福克产业共同开发的成果,博瓦公司高超的光束发振器技术与诺福克产业完美的收束装置使此枪拥有了凌驾于当时任何光束射击武器之上的高穿透力。
与射击武器相同,作为格斗武器的光束剑也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其装备的Blash·XB-B-09型光束剑与RX-78用的光束剑同为布莱什公司设计制造,但其外观与配置方式都与先前的型号有了很大差别。在光束剑放出高能米氏粒子的喷出口改为突出状是此型号在外观上的最大特征,而这也是由于NT-1背包的光束剑接口等部件同样由布莱什公司担当制造的缘故。除了外型上的变化之外,NT-1用光束剑能源供给装置的构造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原先的型号的供能设备被设计为背部左右各一架,分别支持两把光束剑,而NT-1则将其统合为单一的中心机构,同时给背部的两把剑供能,如此一来,光束剑便可从NT-1两架主发电机的任何一架中获得能源,即使在其中的的一架发生故障或出力不足的情况下,光束剑也可以从另一架中得到稳定的能源支持。由于此构造不但降低了成本并简化了设备维护工作,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光束剑供能方式的稳定性,因此在80年代初期开始被广泛运用于RGM-79N特装型吉姆、RGM-79Q镇暴型吉姆等量产机上。
在防御武装方面,NT-1继承了RX-78系列的手持式大型盾牌,构造方面也同样采用了类似“乔巴姆”装甲的复合式结构,不过由于是奥古斯塔基地独自开发的关系,该型盾牌废除了原先的直视型窗口,外型也变得细长而流线,表层还施加了耐光束涂层。此后,部分联邦制MS用盾牌也借鉴了与此相同的制造技术。
为了提高机体的防御力,开发人员为NT-1设计了追加装甲,被称为装备型“乔巴姆”(CHOBAM,Ceramic Hybrid Outer-shelled Brow up Act-on Materials的缩写,意为陶瓷复合外装爆发反应材质)装甲。因其采用了与旧世纪英国乔巴姆地方所开发的装甲类似的复合式结构而得名“乔巴姆”,一般也称之为混合型装甲。其基本构造为:最内层使用钛合金,然后在其外铺设数层纳米尼龙板,最后在外层以高张力钢包裹。在使用时,将该装甲悬挂于机体的装甲之外,形成装甲重叠之全装甲形态,在受到攻击时,依靠追加装甲的破损来吸收外来冲击,从而达到保护MS本体的目的。
全装甲形态的NT-1以RX-78NT-1FA的番号加以区分,其后缀的FA二字与FA-78-1等编号中的FA相同,都是“Full Armor”的缩写。在FA形态下,机体的全装备重量增加了50多吨,总重达95吨,不过NT-1的追击装甲并非单纯的装甲那么简单,其上同样装备了推进器和辅助喷口(6×7000Kg),以弥补FA形态使机动性下降的问题。
此外,考虑到实战中针对喷口的攻击,部分主要喷口处的追加装甲设置了仅在喷口使用时作动的可开闭式结构。举例来说,FA状态下NT-1小腿部外侧的推进器是覆盖有追加装甲的,但这并不影响此推进器的正常使用,在此喷口作动时,其上覆盖的装甲会在感应装置的控制下自动打开,而在使用完毕时则立刻自动合拢,从而达到保护辅助喷口的作用。
从NT-1的构造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其采用了大量全新的构造与设计,但其中真正针对NT的革新也只有线性座椅和NICN System等寥寥数项而已,而且即使是这仅有的几种“NT用新型设备”,也并非如同吉翁军的赛可缪那样专供NT机师使用的装备,只是属于优先提供给NT驾驶员的高级品而已。
该机所采用的各类新技术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该时代量产机所能承载的范畴。小腿部增设大型推进器使得机体推力得以飞跃提升、周身大量的姿势御制喷嘴大幅强化了机体机动性、全周天驾驶舱则使机体的操纵性能有了质的改善,这些不仅都是当时顶尖的MS制造技术,也为后世代MS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绝佳的范本。由此可见,NT-1亦体现出联邦军伴随着MS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而产生的对开发凌驾于当时一切MS之上之新世代MS的勃勃野心。而格里普斯战争时期的第2世代MS中大量传承自NT-1设计思想的事实则更是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虽然在MS开发史上并没有完全以NT-1为蓝本而产生的量产机,但其采用的各种全新的设计概念与装备则广泛运用于一年战争终结后的各类MS之上,其中技术传承色彩最为浓厚的,当数同样继承了“RX-78”型式编号与“高达”爱称的GP系列机体。
另一方面,NT-1设计中对量产化的努力也并没有随着高达量产计划的中断而白费,该机的技术成果为RGM-79系的强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伴随着战后联邦军再建计划的展开,对RGM-79系机体性能的提升成为了联邦军开发部的重要课题。为了控制开发成本,产生了对现存高级机体部件进行有效利用,将其技术融入RGM-79设计的设想。因此,一年战争末期开发的NT-1中的部分技术终于在RGM-79系列上得以发扬光大,其最初的成果便是作为高级量产机的RGM-79N,它与此后其它继承自NT-1技术的量产型MS群一同,被人们称之为“奥古斯塔系MS”。
可惜的是,拥有如此优异性能的NT-1,却与一台扎古系MS在两名互有好感的年轻人手中进行着毫无疑义的厮杀,最终两败俱伤。当修理好后,一年战争已经结束,不久后,本机便被解体。
RX-78NT1-FA全装甲高达NT-1
本机是由RX-78NT-1高达NT-1衍生而出的机体,属于泛用增加装甲装备型试作MS,为了提高机体的防御力而特地在NT-1的基础上加装了乔巴姆(CHOBAM,Ceramic Hybrid Outer-shelled Brow up Act-on Materials的缩写,意为陶瓷复合外装爆发反应材质)装甲,使机体的重量大为增加。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在装甲上装备了辅助推进器,但效果并不明显。提高了防御力的同时反而降低了运动性,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RX-77D量产型钢加农
装备光束炮的RX-77-4钢加农Ⅱ完成后,联邦军方觉得此机的攻击力远高于RGC-80吉姆加农,因此以钢加农各型为基础,重新检讨了钢加农的量产计划,RX-77D 量产型钢加农(Guncannon Mass Production Type)即是因此项计划而诞生的量产机。
相比简陋的吉姆加农,钢加农系列的强大攻击力使联邦军很想将其量产。于是联邦军决定以重装型钢加农为基础,整合钢加农系列的测试数据与使用经验,开发量产型的钢加农。而钢加农Ⅱ造价太高,不适合量产化,只作为候补。
量产型钢加农为适合量产而去除了核心模块系统,又将昂贵的月神钛合金装甲替换为廉价的钛合金/陶瓷复合装甲,同时又根据使用经验调整了重量平衡、装甲分布和形状,改善了火炮的性能,并增大了探测半径,同时配备了近战所用的光束剑。
为了提高钢加农最为劣势的机动性问题,该型机换装了更强力的火箭引擎和高功率核融合炉,这使该机推重比达到1.33,为钢加农系列之首。
量产型钢加农只有数机于一年战争结束前数周投入战争作实战测试。有记录可查的分别为两机配属灰色幽灵号强袭登陆舰猩红小队,于SIDE6遭受吉恩军独眼巨人小队突袭时出动掩护RX-78NT-1高达NT-1,在降下殖民地内部过程中被入侵的MS-18E斗士击毁。另有一机配属澳大利亚白色野狗小队。
因为在SIDE6中遭到击破的原因,让联邦军对量产型钢加农的实战能力产生了怀疑。另一方面,虽然比其他型号钢加农价格有下降,但比吉姆加农系列还是贵太多了,同时,由于零部件的不通用,所以本机不能利用未来主力量产机RGM-79C吉姆改的生产线,不利于后勤,所以军方最终还是否决了该型机的量产计划,决定全力发展吉姆加农系列。
不过后来量产型钢加农以另一种形式复活了,那就是以吉姆改为基础、融合了大量量产型钢加农的技术发展而来的中距离炮战用MS——RGC-83吉姆加农Ⅱ。
RGM-79D吉姆寒冷地带型
RGM-79D 吉姆寒冷地带型(GM Cold Climate Type)是RGM-79吉姆在寒冷地带作战用而开发的派生型之一,事实上,也是地球联邦为了改进标准版吉姆性能不足而造出来的衍生物之一。
与之前的型号相比,该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强化了通信能力,换装了新型的通信天线,可以说本机是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陆军的吉姆型机体里远距离通信能力最优秀的机体,因此在连携作战时能充分发挥作用。
为了增强性能,该型机还换装重新设计的推进器,增加了姿态制御喷口,强化了机动性,因此在整体性能上有所提高。另外,由于是在寒冷地带作战的专用机,本机对全身装甲和结构进行了再设计和防寒处理,因此防寒性能非常好。
由于本机是高寒地带的专用机,因此生产数量不多,但是他的推进器设计被证明相当有进步,战后的RGM-79C吉姆改也采用了这种推进器,可以说为今后的吉姆开发有着不小的贡献。目前已知有至少三台该型吉姆配备在加岛勇中尉的MS小队。
RGM-79G吉姆指挥官
该型机是以RGM-79【E】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为基础,融合了当时地上性能相当好的RGM-79D吉姆寒冷地带型的设计,加入了部分RX系列的资料和实战数据而制造而成的在重力条件(指殖民卫星)下使用的MS,最大特点是由于大功率发动机的开发制造技术成熟,采用了新型背包,发动机数量下降到了2台,喷射口从宇宙用先行量产型吉姆的数台的4个减少到2个,但推力并没有因为减少了发动机和喷射口而下降,反而超过了早期的4喷口的喷射背包。并且,由于使用姿态制御喷口加强机动性的方法被证明有效,所以数量增加了一倍,变成10个。
经过这么一系列设计后,机体的机动性大大上升,使得推力从原本吉姆寒冷地带型的60000KG上升到67000,大大超越了RX-78-2高达的55500KG,加上姿态制御喷口的设计,使其在陆上战中拥有极好的机动性。
由于机体的开发目的主要是在重力环境下(指殖民卫星)维持治安,因此生产的台数不多,武装也因为这个原因而以实体弹机枪为主,光束剑的数量增加到两柄,并且位置移动到臀部以方便抽取。另外,由于本机机动性较好,因此除了配备给各殖民卫星外,也有一部分交给地面军的精英小队使用。U.C.0081年,一部分该机被分配到除灵小队来对吉恩残党进行扫荡。
RGM-79GS吉姆指挥官(宇宙仕样)
RGM-79GS 吉姆指挥官(宇宙仕样)(GM Command Space Type)是以RGM-79G吉姆指挥官为基础,通过更换零件和更改操作程序而得出的宇宙用高性能MS。通过换装高机动性的背包,总推力较吉姆指挥官提高了约10%,并且,为了能够在宇宙中得到更高的机动性,姿态控制喷嘴的数量也增加到14个。
如此一来,虽然机体的性能大幅提高,但是为了增加数倍于吉姆指挥官的推进剂的搭载量,加紧了背包与机体本体的结合,使得机体内部空间大大减少,14个姿态控制喷嘴也使机体的结构过大的复杂化,增加了整备的难度。同时,因为以上整改,使得该型机的操作和标准版的吉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先的学习型电脑已经无法在发挥指导的作用,因此,很多新手对这种机型望而生畏。
不过,也由于该型机性能优良,只要熟悉了操作,便可发挥出极高的作战效能,使得不少的ACE为之着迷,其中最著名的就包括了一年战争时期的击坠王迪尼斯·A·容格少校、富兰克林·诺波特尼中校、加岛勇、伯纳德·蒙夏、阿尔法·A·贝特等人。
该型机的武器方面可选择标准的90mm机枪和新研制的光束枪,并装备了新型的盾牌,当然还有和吉姆指挥官一样的两柄配在臀部光束剑以及头部两门火神炮。
RGM-79SP狙击型吉姆Ⅱ
鉴于RGM-79G吉姆指挥官和RGM-79GS吉姆指挥官(宇宙仕样)的出色性能,月神二号方面的开发部决定以RGM-79G/GS为基础再开发一种更优秀的MS,将RGM-79G/GS系列重新设计,加入了RGM-79G/GS系列的实战资料和RX系列的实战资料,并尝试解决RGM-79G/GS系列的泛用性问题。经过2个多星期的努力,新型的高性能机体诞生了,这便是RGM-79SP 狙击型吉姆Ⅱ(GM Sniper Ⅱ),是为优秀机师设计的吉姆高级机型之一。
和RGM-79G/GS不同的是,该型机采用的主体还是标准版RGM-79吉姆,但同时吸收了RGM-79G/GS以及RGM-79D吉姆寒冷地带型的技术经验,应该说,本机是将G/GS的数据骨架导入标准版吉姆后得到的产物。
该型机强化了外部装甲,装甲材料也采用了钛/镍合金进一步提高性能,并增强了机体正面的装甲。增大了输出功率,在腿部个增加了2组大推力的推进器。为增加索敌距离,特地安装了提高瞄准性能的激光探测瞄准器和电子光学式高倍率摄像机。武器方面装备了一把可以超远距离狙击的精密射击用光束枪,两把置于臀部的光束剑,标准配置的头部火神炮,还有一面与RGM-79G/GS系列相似的盾牌。
此外,由于RGM-79GS 宇宙战吉姆指挥官的14个姿态喷嘴实在太过复杂,因此狙击型吉姆Ⅱ将数量降低至8个,以增加实用性。
狙击型吉姆Ⅱ的性能十分优秀,除了超远距离狙击外,近战能力也毫不含糊,近战能力足以匹敌吉恩方面的MS-09大魔系列。由于狙击型吉姆Ⅱ的性能出众,被联邦评为一年战争时期联邦军综合性能最好的吉姆。但是性能优秀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成本高、生产性能底,所以只生产了30台左右。
第一台狙击型吉姆Ⅱ于11月下旬下线,配发给约翰·高云准将属下的MS特殊部队第3小队,驾驶员为拉里·拉德利少尉,在拉里·拉德利参与加布罗防御战时,击破1台MS和1艘加乌级空中母舰,可惜拉德里少尉亦在此战中阵亡。此后同僚阿尼什·洛夫曼上士接过此机。
其他已知的驾驶员及机体去向有“不死身第四小队”指挥官的绍斯·巴宁格中尉;联邦军一年战争击坠榜位列第三的ACE“黑色死神”利德·沃夫尔少校;SRT-Unit1的队长阿伦·艾奥伍德;拉娜·米娜·拉娜中尉;复仇女神教导团的金·狄贝别;北美艾斯沃兹基地属下第2MS中队403号机的科迪莉亚·杰维洛少尉;“白色疯狗队”的马斯特·皮耶斯·莱耶中尉,同队梁李辉少尉及同队马克西米利安·巴格少尉等。另外飞马级突击登陆舰五号舰灰色幽灵也装备着4台。
MS-06FZ扎古Ⅱ改
0079年2月,在《南极条约》签订之后,时任少校的马·克贝在观摩了种种正预备开发或者入役的MS后,作出了总结并提出《统合整备计划》,意在统一MS的部件、耗材、驾驶舱操作甚至乎生产线的规格,这样可以使驾驶员的机种转换训练时间大大缩短,并且统合的OS将会为学生兵等预备役人员提升MS运用效率。但由于当时吉翁方面还是以MS-05B扎古Ⅰ(后期生产型)、MS-06F扎古Ⅱ系列MS为主,其本身零件的通用性、组装余度、操作方式以及感觉等等没有太大区别,后勤也能满足需要,致使《统合整备计划》被搁置。
然而,到了大战末期,勇士系列在MS-14A勇士正式量产之后,随同的学生兵也开始进行新型MS的相关训练。可是一旦要使用到老式机体例如扎古系列等,其操纵系统的差别又让这些新兵蛋子无所适从。此时,《统合整备计划》再度被呈交,经过升任上校的马·克贝大力游说以及统帅府高层反复磋商,最终决定将吉翁公国的主力MS都纳入计划中去。其成果中,便有以代替标准型MS-06F扎古Ⅱ为目标的MS-06FZ 扎古Ⅱ改(ZakuⅡ Kai)。
扎古Ⅱ改改进了驾驶舱,增强了助推器,从而获得了比扎古Ⅱ更灵活的运动性。机体头部取消了原有感测器轨道两侧的加强杆,并且收窄轨道,减少被弹率。“嘴”部散热窗不再使用百叶设计,直接使用一个喷泵提高其工作效能以及减少繁琐的安装。此外,该型机出现了一种名为B型的头部上半装甲罩,外观类似纳粹德国时期采用的钢盔,一般也称其为“弗利兹头盔(Flitz Helmet)”。按照需要,两型装甲罩均可以按照传统安装角型天线,成为指挥官机。
躯干胸部新设了两个散热窗,使得驱动性能也得到了提升。驾驶舱区块舍弃了旧式的T字型设计,使用类似联邦军的棱角区块,内装吉翁第二代标准型操纵系统。背包安装3个新型的火箭引擎,其单个推进力达到了惊人的24500kg。
手臂组件几乎都经过重新设计,手掌更换成统合整备计划的标准样式。这种手掌的指尖安装了合成橡胶以增加摩擦力。前臂肘部装多一层护甲,附带的4枚短刺钉,增加了格斗能力。左臂肩部球形装甲也内装两个制动喷嘴。脚部单元沿袭了MS-06F2 扎古Ⅱ后期型的设计,将侧面辅助推进引擎换装为更大功率的样式,小腿肚后方的引擎也加装了整流板。脚掌前方加装两个抓趾,提高地面适应性。
该型机所使用的武器则为吉翁制式的MS用武装,如MMP-80 Ver.8或更后期型的90mm机关炮,和作为扎古系列标配的电热斧等武装。
但是,该型机的推进剂容量维持不变,但数量增加到12个的喷嘴和大推力引擎大幅增加了燃料消耗,这也使该型机的战斗时间比F型缩短了一半左右。
在驾驶过该型机的机师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并不是那些王牌机师,而是“红宝石行动”中,在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与心上人搏杀,最后英勇牺牲的巴纳德·瓦兹曼伍长。在0079年的圣诞节当天,巴纳德驾驶该型机,利用种种诡雷以及舍身攻击,最终使得联邦军最新锐的RX-78NT-1高达NT-1中破并无法交付军队。
另有资料显示,大战最后时期吉翁SIDE本土的首都防卫大队“吉翁之盾”将其列为标准装备,并且大部分机型都是B型头部。可在0079年最后2日展开了武装叛乱,一度造成了兹姆市的恐慌。而直到0096年,吉翁残党攻击特林顿基地时,也有B型的该型机参展的身影。
MS-09RⅡ力克大魔Ⅱ
在一年战争进行到非常后期的时候,吉恩公国提出了所谓的“统合整备计划”来升级现有的MS,使MS生产线更有效率。军工部门提出了几种新的MS设计方案,其中包括MS-09RⅡ 力克大魔Ⅱ(Rick DomⅡ)。
力克大魔Ⅱ是MS-09R力克大魔的再次升级版本,由于运用了之前完成的试作型勇士的技术,所以机体的机动性得到了提高,它的主要改进是大幅提高加速能力的推力加速装置,以及为提高机动性而加装的姿态控制微调设备。在机体后裙甲的内部藏有5具喷嘴,提供充裕的推力。由于推进器的推力大幅提升,使得脚部构造也变得更大,装甲造型也略有变更。由于在动力方面的改进大大增加了燃料消耗,生产商兹玛德公司为改型机加装了一对外置燃料箱,使机体的行动时间较原型机延长了一倍。
由于投入生产的时间过晚,同时该时期吉恩军已经开始配备勇士型MS,因此只有极少的力克大魔Ⅱ赶上了一年战争,所以本该量产的该型机只在部分特务部队配备了一些,参加实战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确认参与的实战包括0079年12月14日的“庐比孔作战”中对SIDE6的威力侦查以及佯攻行动,并与当时驻守的地球联邦军G4试验部队展开交战,并击溃了由RGM-79GS吉姆指挥官(宇宙仕样)组成的机动部队,展现了优越的作战性能。此外,在0083年的“迪拉兹之乱”中还有该型机活跃的身影。但由于迪拉兹舰队缺乏MS的备用部件,这些力克大魔Ⅱ中有的少装了一些推进器。
MS-14JG狙击型勇士
一年战争后期,吉翁军为了调整多用途MS的生产线,尽量与其他机型共用一种部件或一条生产线,实施了名为“综合整备计划”的MS生产改善行动,MS-14JG 狙击型勇士(Gelgoog Jager)就是这项计划中以MS-14F海军陆战队用勇士为原型机所开发、生产出来的MS。
和其他早期量产的勇士系列机型相比,狙击型勇士不仅外观和构造有许多不同之处,设计思想也提高了一个等级,特别是大幅度加强了助推器的推力,发出的强大推力令其他MS望尘莫及。因为JG型勇士非常重视机动力,所以副油箱的容量也比其他机型来的更大。在配备副油箱的状态下,维持最大推力的飞行时间据说可以增加到大约200%。这对于没有配备盾牌的该型机来说,高机动性是防御敌方攻击的最佳手段。
由于JG型勇士是一款专门开发用来操作射击武器的特殊机种,因此,非常重视携行武器的能源供应来源,也就是机体的发电机组件,因此它的发电机输出比一般型的勇士要更强,但JG型还有另一项重大的变革,就是舍去了勇士型的光束步枪,更换为全新研发的光束机枪。
这种光束机枪是在一年战争末期才开发出来的,能够连续发射脉冲光束子弹,无论威力还是连射火力,都比原来的光束步枪要强。此外,这款光束机枪的衰减率极低,而枪身上搭载的Active Laser发振器收束率极高,使射击精度大为提高,能进行高精度的远距离照准,其狙击精度在“一年战争”时期的MS中属顶级水准,换句话说,在长射程中也能保有极佳的命中率。机体的火力控制系统也尽可能提升性能,因此JG型确实达到了原本的开发目的,能够发挥出最高水准的精准射击,因此又被称为“战场狩猎者”(“Jager”即“猎兵”之意)。
另外,该型机的前臂取消了大气层内才会使用到的辅助推进器,并将多出来的空间装上了近接防御用的光束电焊枪。不过,有人认为这个改装计划还处于研发阶段,实际上应该没有完全实用化。但是,在SIDE6的利伯宇宙殖民地一带爆发的战争中,就有搭载了该装备的JG型。
而该型机的近战武器只有一柄光束剑,对比同期的F型勇士的两柄光束剑+大型化专用盾牌的配置,明显可以看出该型机的设计目的便是着重于远距离射击战,而非近距离格斗战。
凌驾于其他机种的设计性能、鹤立鸡群的机动性,令该型机成为吉翁军开发出的杰作机之一。但是由于该机是勇士系列末期的机型,所以生产台数非常少。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人认为JG型是专门开发给指挥官专用的原因。其头部的多用途刀型天线、背包上的镭射通讯天线似乎也间接证实了这样的说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把JG型视为勇士的高级特装机种似乎也无可厚非,拥有“白狼”之称的松永真也曾经驾驶过该型机,此外唯一能够确认的实战经历,仅有0079年12月15日在SIDE6周边宇域进行的战斗。
MS-18E斗士
MS-18E 斗士(Kämpfer——德文“斗士”之意)是吉翁公国在一年战争后期所研发的新型机动战士,是技术人员对YMS-18试作型斗士进行改良后得到的强袭战专用试作型机体,也是除MSN-02吉翁号之外整个吉翁军最后投入实战的MS。
斗士在配合吉翁公国军MS“统合整备计划”之下,与MS-06FZ扎古Ⅱ改、MS-09RⅡ力克大魔Ⅱ、MS-14JG狙击型勇士等有着很高的零件共通性。该型机最特别之处,就是打破吉翁公国军机动战士的传统装甲设计,放弃裙脚部份装甲,完全强调高机动性及高运动性以便作强袭及一击脱离战。机体番号中的“E”也就是德文“Einhauen(“一击”之意)”的首字母,体现了该机的战术理念。
斗士整机各处均配置了大推力的喷管从而履行一击脱离的强袭行动,将敌人的据点以及主力等瞬间摧毁。基于这一点,整机身上各处均设置有携带所需火器的挂架。就连装甲的形状,也因应喷管方向而作出了有利于前倾姿势缩小投影面积的调整,考虑到当时光束兵器的驱动对动力系统有所负担,因此光束兵器也仅余下两把光束剑以防止驱动效率的降低。斗士的背包外装甲也调整成带有流线式的设计,当调整成突击姿势时整机便能够成为一个升力体,减轻胸前下向喷管的推力要求,而背包上的两个28500kg级大口径火箭引擎则提供了整机最强的矢量推进能量。小腿部也装入了4个大推力喷管,脚掌中央配有一个辅助用的矢量喷管,前端有两个增强抓地力的活动钩。
为了突出强袭功能,技术人员对斗士的发电机进行了强化,各部位的装甲也略做了调整。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重量以提高速度,该型机只使用基本的武器,不携带预备用的武器,而且武器在使用之后可以随时舍弃。
斗士的头部单元内装大量使用了古夫的部件,外装装甲也以突击姿势所需装甲为准而设,除了较为流线型与兼顾了散热排烟之外,还调整成能较好保护主独眼感测器。吉翁公国也开始意识到头部火神炮的作用,鲜有地装入了两门60mm三管火神炮。为了确保单机的双向通讯能力,机体的头部还装有一个角状天线,此天线还带有高低机,能通过调整角度稍微折叠起来。
由于斗士经常需要用到突击姿势,因此主要的装甲带设置在驾驶舱的斜上方。此处在突击姿势时最为容易备弹,因而还以无缝处理以增加装甲强度。腹部的装甲则干脆弱化,只是稍微能够防御中小口径机关炮的攻击。肩部的刺钉装甲内装入了3个大口径的辅助矢量火箭引擎,前臂的外装甲外形修正得更为流线,被弹概率低的部分采取了镂空减重设计。
斗士的小腿部两边可各携带一门吉翁军最新型的铁拳,相比旧式的MarkⅧ型射程增加到600m,其弹头直径约150cm。背部两侧各能挂载一门统合整备计划中全新设计的360mm巨人火箭筒,能够发射360mm口径的激光制导火箭弹,命中精度大幅上升。
此外,斗士还配备了更小口径的榴弹发射器——ZUX公司的ZUX-197猎杀枪,口径上采用了介乎于120mm以及280mm之间的197mm,能配用MS等级的00号鹿弹(内装有9发月神钛合金制的球)、反装甲独头弹、信号弹、烟雾弹、空爆弹等。正式交付用于斗士的ZUX-197有两种,一种的无装备枪托的短型号,可以挂载在 斗士的后腰挂架上(后腰挂架也可以随时抛弃),而配有枪托的长型号一般手持携带,在突击的时候优先使用。
当斗士分配给独眼巨人队的时候,独眼巨人队搞来了特战兵器链雷,这是一种用缆线互相连接起来的磁性吸附感应雷,每一个雷都能独立工作,还能一个个卸下来投掷使用。链雷配合把手能够像鞭子一样甩出去贴紧目标然后引爆,大量定向聚能装药会对目标造成致命的打击,原本是特战兵器,用于对付重装甲的宇宙战舰。
该型机的性能极其出色,即使与联邦军的RX-78系列相比也毫不逊色。可惜的是,出现于正式记录上的该型机只有一架,由隶属于独眼巨人小队的米哈伊尔·卡明斯基少尉驾驶,曾在Side6突袭联邦军研究基地的“红宝石作战”中登场,在连续击破了包括两台RGM-79SP狙击型吉姆Ⅱ在内的众多联邦军MS后,对RX-78NT-1高达NT-1进行突袭作战,但不幸遭高达NT-1击破,战败被毁,机师也当场阵亡。
除了以上众所周知的事例证实斗士在大战中至少投入1机外,发生于U.C.0084年的“银之枪”事件也确认到有一台斗士被纳入恐怖分子手中,作为高速兵器“银之枪”控制核心而安装在恒星间巡航用核脉冲推进器的前部,因为无法解析“遗产系统”所以只能从无人兵器改成有人驾驶的特攻兵器,控制核心安装了两门旧式的MarkⅧ型铁拳和背负两门360mm火箭筒,驾驶员为吉翁残党莉莉娅·法尔贝特。
MSM-03C高战蟹
一年战争后期,作为统合整备计划的一环,设计人员对MSM-03战蟹进行了再设计:改善了机体的水中航行形态、对驾驶舱也进行了改修、装备了水中用喷气背包,完成后的改修型机体被称为MSM-03C高战蟹(Hygogg),看上去给人一种与战蟹完全不同的印象。
先前已经说过“统合整备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线及零件的通用化问题,但由这个计划带来改变最大的,却正是水陆两栖类的MS,机体的设计概念虽然不变,但在零件大幅度共通化,及流入其它机种技术前提下,高战蟹与战蟹可说是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机种。
高战蟹有远凌驾于战蟹之上的陆上运动性能,装备有两只腕部格斗用爪、两门腕部光束加农炮、两门掌部内藏式MEGA粒子炮、四门胸部鱼雷发射管、一门手持式导弹发射器的该型机,使其在面对联邦军的主力MS吉姆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可惜配备到实战部队的时间太晚,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单靠优秀的MS自然无力回天。
由四人组成的吉翁军的独眼巨人小队曾驾驶该型机对地球联邦军的北极基地进行突袭,企图拦截联邦军秘密研制的发射往Side6的RX-78NT-1高达NT-1,但却以失败告终,并且有一机被击破,机师阵亡。
MSM-07EE型魔蟹
MSM-07E E型魔蟹(Z’Gok-E)是MSM-07魔蟹在统合整备计划中的改良型,目的是提高机体的水下、地面两栖作战能力。番号中的“E”为“Experiment”的缩写。
相比魔蟹,E型魔蟹仿照战蟹采用了四肢伸缩机构,背部的主推进器也移到了脚部,这些改进提高了整流效果,大幅度增加了水中的移动速度。火力方面也做了调整,两腕装备的光束加农炮导入了能量CAP系统,使输出功率和连射效果都远远优于初期生产的机型。光束加农炮改进后,陆地战的火力得到了增强,因此将初期量产型头部装备的导弹换成了鱼雷,以增强水下对舰攻击能力。
改进后的E型魔蟹具体生产数量不得而知,配备到战场时已经是一年战争的末期了。目前已知在0079年12月袭击地球联邦军北极基地的独眼巨人小队中的队长修塔纳·哈迪上尉驾驶的便是该型机。
RH-35E莱亚35·德莱克-E
RH-35E 莱亚35·德莱克-E(Riah 35 Draken-E)是一款于一年战争期间制造的中型MS,隶属于莱亚共和国民防部队,主要用于对人战斗而非对MS战,其粗糙的机械臂无法操作比光束剑更复杂的兵器。当MS-18E斗士进攻地球联邦军秘密基地时,该机也加入防卫部队被推上前线。
63 STS银河
63 STS 银河(”Ginga”)是一艘伪装成民用航天飞机的太空运输飞船,在北极基地秘密将RX-78NT-1高达NT-1运送往太空。
C-88米迪亚改
C-88 米迪亚改(Medea)是地球联邦军在一年战争后期对米迪亚进行改进后得到的运输机,在米迪亚原有的基础上,将引擎数增加到8台,也改良了气动外型,提升了引擎出力和速度。但代价是米迪亚改的货容量略小于米迪亚,并且防御用的防空机炮也被除去了,垂直起降能力也受到了影响。